秋天的黃山,游人感覺和秋天的天氣一樣是明朗的,一起登臨,便可一起分享個人眼中不同的黃山,這不同可以體現在黃山不同的怪石上,體現在黃山浩淼無涯的視角中,體現在黃山風高云淡的秋天里
為一個愛旅游的人,總會感懷風景的靈性,然后,用自己的眼睛,去為朝奉過或者將去朝奉的人開一扇窗口,不需要去解讀,甚至不需要注解,因為,每個人不同的心情,將會賦予窗口外不同的色彩。
同樣作為土生土長的黃山人,因為職業的關系,一年中,上了很多次黃山,也去過黃山山下你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徽州的許多角落,或多或少,都想用自己的心情去影響過窗里的人。
回想一年的旅行,期間有黃山的春天,杜鵑浪漫的紅粉;有夏天深夜間,天海松濤陣陣低吟;有西遞宏村水光青色,有婺源的綠色閑適。時間到了這個深秋,又怎能錯過,我對黃山秋天的朝拜。
當車窗外還是深秋霧氣的樣子,我已經盤旋在了去黃山的路上,也許是昨夜酒濃未銷夜愁,競是一夜難眠,于是借助路途的長度,在秋天的呼吸里小寐了一會,直到陽光破窗而入,明媚的很是秋天。
上了玉屏索道,有種物化飛翔的感覺,中國人是水墨的,感覺是中國道家文化深入骨髓的影響,所以中國風格是清雅淡然,超化物外。橫空在玉屏纜車上俯望,黃山再次橫亙于眼前,就如中國畫,恣意鋪陳,有鉤畫,有潑灑,有皴,有描。凌霄峽壁,峰巒疊起,絕崖間,松樹披風而上,瀟灑挺拔,猶如君子,在巖石中卓立,無論風雨,無論歲月,依舊毅然而定,與日月山脈融合,成了黃山這幅畫中最傳神的一筆。所以有漸江風骨入黃山,黃賓虹,劉海粟癡迷黃山的萬千造化,我知道不止于景,更在于節。 望著浩淼云海下的峰巒,飛瀑流云間,似乎自己搖曳著一頁扁舟蕩漾在瓊瑤里,有一種蘇東坡小舟從此逝,,江海寄余生的瀟灑。時光悠悠,天地斗轉,最終我們都會是這無窮宇宙中的滄海一粟。
天和山拓寬了人視野,山的綿延更是抒發了人的胸懷,大山的脊梁與生命的堅韌,在這一刻真正祭奠出了東方民族對于叢山峻嶺崇拜,那是一種來源于遙遠時代的力量,這種力量能召喚出神靈,而神靈又能保護生命的繁衍,這是一種樸素的自然崇拜,而這種樸素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賦予了中華民族剛毅不屈的精神。
索道還在緩緩而上,高度在厘米間改變者溫度,而溫度又幻化出多樣的生態,再看黃山也變得斑斕起來了,色彩從綠的,突然有了橘紅,就像燃燒在石頭上的熊熊火焰,色彩在高度的不斷變化中愈來愈多,愈多就愈濃了,白石的崖壁、青松的濃厚、椿樹的妖嬈,還有這秋天如藍寶石一樣的天空,布景交織,自然而然中,黃山這塊畫板,頃刻已成了油畫,眼睛中頓然沒有了幽雅,而是燃燒著火焰,不覺害怕著心會給燒燙了,于是我想,凡高是不幸的,因為他沒有來過黃山,如果來過,這樣的景象,又將能給他怎樣的創作靈感呢?也許這又是幸運的,因為最美的依然于自己的世界里。
黃山是無形的,無形在你眼里變換的怪石,奇峰,還在于上天會用童話的色彩去描繪東方的風景,喚醒沉睡著的激情,這也許就是旅游的一種樂趣,開懷封閉的世界,找尋大自然中能讓自己歡娛的顏色。所以說,無論你是淡雅悠然的人,還是熱情奔放的人,千萬不要錯過黃山的秋天,無形的畫卷,亦能給人無形的快樂。
選擇了索道,也就錯過了天都峰,在玉屏,問候了迎客松后,開始靜靜的遠眺天都,湛藍的天下,群山綿延,心胸頓然如海一樣的寬闊起來。那天都峰,挺拔矗立,與藍天對視日月煙云。東方日出,這時已中天在懸,萬丈霞光照射在天都之山,猶如袈裟在披,雄奇的讓人肅然而敬。
天都是山,山為自然的演變,無論萬丈之高,還是幾寸之低,只要有了心愿的寄托,那山就成了一處境界,天都的境界,在于征服,所以肅然起敬的不僅是天都的匡偉,而在于那些登臨過天都的人。
秋天的黃山,游人感覺和秋天的天氣一樣是明朗的,一起登臨,便可一起分享個人眼中不同的黃山,這不同可以體現在黃山不同的怪石上,體現在黃山浩淼無涯的視角中,體現在黃山風高云淡的秋天里。我走黃山不拘泥于先人的定義,而是用自己的心情,去理解黃山所變幻出來的怪異與神奇,我們其實可以不去深究景色的出處,因為深究屬于嚴謹的工作,嚴謹于游就失去了松弛的樂趣。
黃山的秋天,杜鵑樹,早已枯零,而在枯樹的背后,冷不丁,跳出幾只黃山短尾猴,也許是見過了太多的人,對于我,它們已經不在懼怕了,而是悠閑的三三兩兩的曬著秋天的陽光,更有甚的,搶著你手帶里的零食,然后,散到懸崖峭壁的邊上,分享美味??粗鼈冇迫粺o事的樣子,雖氣憤,但還有欣然,畢竟和諧的黃山,將和諧體現到了每一處,也為我們的爬山添了樂趣。
黃山是險的,黃山的險,是你能在天籟的寂靜中感受,生命的渺小,和自然的宏大,走百步云梯,爬一線天,或者是走鯽魚背,是將心貼在巖石上的,可以傾聽得到山的呼吸,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勇氣。七十度的爬山道,一步寬的峰頂懸崖路,險峻的讓人心寒,而此刻,你所能感受不是征服山,而是在征服自己,山其間,不只是有風景,而深含著人生的意義,我們累的是身體,我們堅持過去了,實現的將是一次征服的經歷,人生是短暫的,千萬不要放棄,走上去,你得到的是別人所希冀的。




天海光明頂的西邊便是夢幻的西海大峽谷,因為時間所限,只能遺憾的將夢幻留在了來年。天海
天海光明頂的西邊便是夢幻的西海大峽谷,因為時間所限,只能遺憾的將夢幻留在了來年。天海是喧囂的,喧囂的游人在這里休憩補給,所以這里白天的喧囂也就淹沒了聽濤小筑的松濤,那是黃山如海一樣的聲音,是黃山松與人對著語。
黃山秋天的藍,很深,藍的就像天上掛著海,海的下面就是光明頂,光明頂上,看蓮花峰,晴空浩淼之下,一朵蓮花,素然綻放,陽光普照,像佛國里的祥物,渡化著我們這些朝奉的人。光明頂上,我遙望著天際,會當絕頂,一覽萬千,豪情萬丈的感覺,涌上心頭,身邊的人,在大聲呼吼,呼吼下,是贊嘆黃山的雄壯,是抒發籍日的郁悶,是未來的理想的確定,更是征服的快意。
一陣秋風來,夾帶著一片落葉,此時山高處已是涼了,不知不覺中路過飛來石,天外飛石孤單的挺立在山海里,守望著黃山,不由便想起了紅樓夢的繁華浩塵,《石頭記》,一部多情書,一部血淚史,尤其是秋天的意味,讓飛來石多了點戧然,想想,天工造物,也是有出處的。
峰回便是路轉,白鵝嶺有一處索道站,向北,就是北海,向南就是下山道了,因為只有一天時間,所以,徑直南下,錯過了夢筆生花的秋天。
下山的路上,樹影婆娑,散發著落葉腐敗的味道,顏色更是變幻,期間遇到了很多的挑山工,他們穿著短袖,露出古銅色的健康的膚色,閃耀著于陽光一樣的光輝,他們將山上日用品,從山下一步一步的抬上去,再將山上的垃圾,和被單抬下來??粗麄円徊揭徊降切械臅r候,真的感覺他們是可愛的,因為他們挑起了黃山的脊梁,還原了黃山最純粹的不屈精神。
下山道難,難于上青天,林陰下的臺階,雖然一塵不染,但我相信沉睡的它們也感受到了我打顫的步伐,其實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下山的,只知道戰戰兢兢2個小時,繞過一片竹林的時候,便出了云谷寺門,回過頭,秋天的黃山,已在落日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