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我第二次來昌溪,第一次來是梅雨淅瀝的六月,一場雨將昌溪西街的石板路沖刷的更顯剔透,時光的模樣,將這里的恬淡和閑適折射到迷朦的云霧里,那粉墻黛瓦就在其中若隱若現
這是我第二次來昌溪,第一次來是梅雨淅瀝的六月,一場雨將昌溪西街的石板路沖刷的更顯剔透,時光的模樣,將這里的恬淡和閑適折射到迷朦的云霧里,那粉墻黛瓦就在其中若隱若現。
昌溪距離新安江山水畫廊的起始點深渡不遠,從哪里驅車15分鐘即可到達,是自駕山水畫廊后,可以選擇的打卡點。
這次是黃花斑斕的三月,沒有雨,只有明媚的陽光,我再來昌溪,這次沒有跨越水口的石墩,沿溪而上,而是直接從村政府所在地,東去。
這里保留了還算完整的條古街巷,巷弄兩邊林立著一些古宅,墻體被歲月的風雨涂鴉的斑駁,光影從狹小的天空落下,耄耋的老人,獨坐在街口,懷念著過去的時光。
一條小狗,對視著陌生人的過往,久了,就耷拉著眼皮,睡在那積淀了不知多少年風塵的臺階上,數落光陰。
慵懶的不是人,而是潛藏在這里的歲月,深山大川,千百年前,閉塞讓人無法感知外面世界的繁華,但是總有些徽州人,總會跋山涉水,將徽州的印記,烙在他鄉。



